如何预防再生障碍性贫血

2017-06-17 16:23:37 来源:
分享:

防患于未然,很多疾病如果注意到初期的预防和治疗,情况就会好很多,对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类疾病也是1样的道理。该疾病产生在各个年龄层,且显现不同的病发症状。今天就和专家1起来了解下如何预防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各年龄层的病发迹象。

1、预防感染

平常生活中要注意增减衣服,避免受凉。做好各人卫生,保持皮肤清洁,勤洗澡、更衣、剪指甲。居室定时透风,少出入公共场所,外出时戴口罩。注意口腔卫生,餐后睡前漱口。注意肛周清洁,便后坐浴(可用不1:1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),女病人注意会阴清洁。若出现咽痛、咳嗽、流涕、尿痛、牙龈肿痛、、红肿等,应及时到医院医治,以便初期外理。

2、预防出血

根据病情适当活动,活动时避免滑倒或外伤,以避免伤后出血。制止用硬毛牙刷刷牙,牙签剔牙,进食宜慢,避免口腔粘膜及牙龈受损。预防鼻腔粘膜干燥,必要时涂油保护,制止挖鼻孔,以避免损伤鼻腔粘膜,引发出血。注意小便色彩,女病员注意月经量及时间,如何预防再生障碍性贫血。若出现头痛、头晕、恶心等,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医治。

3、生活照顾

饮食上要避免辛辣、刺激、过冷、过硬食品。特别要禁食海鲜品。易进食平淡易消化、富含维生素的食品。平常生活要有规律,情绪稳定,如何预防再生障碍性贫血,适当活动,避免劳累。避免接触有害物资、辐射及服用对骨髓有影响的药物。贫血、出血较重时,要卧床休息,减少活动,必要时住院治疗。

4、用药注意

严格遵医嘱服药,不能自行调剂或减量。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、肾功能

本病临床表现为贫血、出血和感染,根据病情进展的快慢、严重性和病变广泛程度的不同,如何预防再生障碍性贫血,临床表现也各异。我国将再障分为急性型与慢性型两类:

1.急性型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,男多于女。起病多急骤,常以贫血显著或出血严重为主要特点,少数以高热并发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。出血不但表现在皮膜粘膜出血,还常有内脏出血,如呕血、便血、尿血、子宫出血、眼底出血及颅内出血,后者常为本病的死亡缘由。

2.慢性型成人多于儿童,男多于女,起病多缓慢,常以贫血病发。出血程度较轻,常见的出血部位有皮下、鼻粘膜及齿龈,女性可有月经过量,很少有内脏出血,感染少见且较轻。

体征:以上两型共有体征均有贫血面容,睑结膜及甲床苍白,皮肤可见出血点及紫癜,贫血重者,心率增快,心尖区常有收缩期吹风样杂音,1般无肝脾肿大。

并发症:长时间中、重贫血会引发贫血性心脏病;反复屡次输血易感染并病发毒性肝炎等病毒性疾病,而大量输血可引发血色病;感染不能及时控制,可并发败血证乃至产生感染中毒性休克。颅内出血是危及患者生命的最重要并发症之1。

疾病的预防需要我们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公道均衡的饮食,显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症状时就要积极的配合治疗,才能在后期免遭疾病的痛苦,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产生在任何人的身上,所以我们要重视该疾病的预防工作,和对该疾病的病发症状有初步的了解。

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