缺铁性贫血的原因

2017-07-29 02:41:03 来源:
分享:

缺铁性贫血是指指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,缺铁性贫血的原因,导致体内储存铁耗尽,继之红细胞内铁缺少从而引发的贫血。缺铁性贫血是最多见的贫血。当铁铁量增加而铁摄取不足、铁吸收障碍、铁丢失过量都可引发缺铁性贫血,患者可有乏力、易倦、头晕、儿童生长发育缓慢、智力低下、易感染等症状,应积极防治。

1.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取不足:多见于婴幼儿、青少年、妊娠和哺乳期妇女。婴幼儿需铁量较加,若不补充蛋类、肉类等含铁量较高的辅食,易造成缺铁。青少年偏食易缺铁。女性月经增多、妊娠或哺乳,需铁量增加,若不补充高铁食品,易造成IDA,缺铁性贫血的原因。

2.铁吸收障碍: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,胃酸分泌不足且食品快速进入空肠,绕过铁的主要吸收部位(102指肠),使铁吸收减少。另外,多种缘由酿成的胃肠道功能紊乱,如长时间不明缘由腹泻、慢性肠炎、克隆氏病等都可因铁吸收障碍而产生IDA。

3.铁丢失过量:慢性长时间铁丢失而得不到纠正则造成IDA。如:慢性胃肠道失血(包括痔疮、胃102指肠溃疡、食管裂孔疝、消化道瘜肉、胃肠道肿瘤、寄生虫感染、食管/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)、月经量过量(宫内放置节育环、子宫肌瘤及月经失调等妇科疾病)、咯血和肺泡出血(肺含铁血黄素冷静症、肺出血-肾炎综合征、肺结核、支气管扩大、肺癌等)、血红蛋白尿(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、冷抗体型本身免疫性溶血、心脏人工瓣膜、行军性血红蛋白尿等)及其它(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大症、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、多次献血等)。

分享: